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转发关于做好2022年寒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022年第1号)

发布者:生物质工程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01-07浏览次数:132

全校各单位,全体师生员工: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境内本土疫情呈现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四精准”“六分”“一独立”“三全”“五管”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扎实做好寒假期间校园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确保全校师生员工度过欢乐祥和、平安健康的假期。

一、管好人员流动。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外出;严格执行学生离校、教职工离穗报批规定;师生员工原则上不得出国(境),确因特殊情况出国(境)的须事先书面报批;鼓励领导干部要带头在粤过节,做好本单位离穗审核管理。低风险地区师生合理出行,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报告本土病例的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见附件);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师生严格限制出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其他县(市、区、旗)师生非必要不跨省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根据广州市有关要求,师生员工从市外返穗的,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各单位要做好师生员工动向排查,全面准确掌握师生员工寒假动向,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学工部(研工部)、人力资源处要及时完善“三本台账”(即:家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和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师生台账,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和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游探亲师生台账,家乡在中高风险地区和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但不回家或留校师生台账。台账包含并注明外籍及港澳台师生);本科生院要健全校外实习人员管理台账。针对假期计划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的师生员工,各单位要高度关注,做好思想工作,动员他们改变行程,留在低风险地区度过假期。

二、管好学校校门。进入校园人员逢进必查,凭学校有效证件进校,落实亮码、测温、戴口罩、登记制度。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对进入校园人员须进行体温检测,查看“通行健康码”“行程卡”,核查身份信息,并做好登记,异常者不得入校。假期到校工作的教职员工尽量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

三、管好重点场所。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加强课室、饭堂、礼堂、实验场所、体育馆等重点场所管理,落实通风消毒制度。校内超市、菜市场、宾馆、餐厅等密集场所要加强“验码、测温、戴口罩”管理。

四、管好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大型文艺汇演、会议、培训等活动。举办会议、聚会等活动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压缩线下规模,严格控制人流,划设进出通道,尽量举办线上会议。举办50人以上活动的单位要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活动期间落实“体温必测、行程必查、口罩必戴、场所必消、突发必处”等要求。

五、做好应急处置。各单位要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在假期期间认真做好值班值守。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提前研究制定春季学期学生返校预案,错峰安排春季学期开学返校,在学生返校前组织一次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控物资储备。

六、做好留校学生服务保障。各学院要做好留校学生健康监测,落实留校学生晨晚检、晚点名制度,建立学生“一人一档”离校和留校信息台账,切实加强对留校学生的思想关注、生活关心和心理关爱。学工部(研工部)会同各学院及时了解和解决留校学生实际困难,妥善安排好寒假留校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尽力满足学生住宿、就餐、运动健身、热水供应、快递收发等生活需求,提供暖心服务和贴心关怀。

七、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全体师生员工加强个人防护,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假期返乡的师生员工要严格遵守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尽量不参加聚集活动,尽量少流动串门。

八、做好加强针接种工作。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已全程接种灭活疫苗满6个月的尽快接种加强针。假期返乡师生如满足条件者应就地接种,留校师生可留意微信公众号“华南农业大学医院”或紫荆e站办事大厅“校医院直通车”的通知进行接种。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做好宣传引导和督促工作,把“应接尽接”的工作要求落实到人,同时要提醒符合加强针接种的师生及时完成接种。

 

附件: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名录

 

                                  华南农业大学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16


附件1

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名录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七省区已全部公布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范围,涉及吉林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1个):珲春市。

云南省(19个):泸水县、腾冲县、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芒市、镇康县、沧源佤族自治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勐海县、景洪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勐腊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马关县、麻栗坡县、高宁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吉木乃口岸、塔城地区塔城市巴克图口岸、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阿拉山口岸、伊利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霍尔果斯口岸、伊利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都拉塔口岸、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吐尔尕特口岸、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伊尔克什坦口岸、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卡拉苏口岸、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红其拉甫口岸、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红山嘴口岸、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塔克什肯口岸、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乌拉斯台口岸、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老爷庙口岸。

广西壮族自治区(8个):靖西市、那坡县、龙州县、大新县、凭祥市、宁明县、防城区、东兴市。

西藏自治区(3个):普兰县、吉隆县、聂拉木县。

黑龙江省(10个):爱辉区、逊克县、嘉荫县、萝北县、同江市、抚远市、饶河县、密山市、绥芬河市、东宁市。

内蒙古自治区(10个):额济纳旗、乌拉特中旗、二连浩特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乌珠穆沁旗、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旗、阿尔山市、额尔古纳市。